|

楼主 |
发表于 2022-8-30 10: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蛋白皮
蛋白皮作为环保型皮革,主要分为超纤蛋白皮与胶原蛋白皮 2 种。这 2 种材料都引入了蛋白质成分,基本的蛋白质含量都在 25% 以上,而采用蓝湿皮原料制作的胶原蛋白皮,其蛋白质成分可以达到 70% 以上。
传统汽车内饰、箱包、沙发、鞋材以真皮、织物或是聚氯乙烯(PVC)人造革为主。真皮弹性佳、透气性好但价格昂贵、利用率低且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严重;织物易脏易破损,缺乏档次;PVC 不透气,手感僵硬、低温易裂且气味严重。环保、加工方便、价格合理且有着天然皮革手感的材料,成为市场的一个空白点。福建华阳超纤有限公司开发出的蛋白高仿真超纤合成革(简称 “蛋白皮”),目前已经通过专家鉴定。蛋白皮外观结构都酷似天然皮革,但是质量是真皮的 2/3, 成本是头层皮的 1/2, 物理理化性能超过天然皮革近一倍。
目前现有的 PVC 产品因为不环保在欧盟已经被限制使用。真皮由于含有重金属,生产对环境污染严重且价格昂贵,尤其是真皮过低的利用率又造成了边废料的大量增加,形成二次污染。找到一种能够达到真皮性能且环保无污染的皮革材料来替代真皮已成急切需求。蛋白皮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开发的新产品,它的批量应用将解决此问题。
超纤蛋白皮是具备天然皮革的亲肤感、触感,而且理化性能更优异的一种健康绿色的超纤材料,在座椅上应用见图 5。这种材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引入蛋白质,制造的超细纤维 / 聚氨酯 / 蛋白质复合新材料,其全技术体系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已申报专利。
蛋白皮产品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仿造真皮。蛋白皮产品不仅生产环保且物性更超越真皮,解决了皮革透气透湿和亲肤性及真皮材料后处理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3.3D 打印牛皮
日前,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已经为美国纽约科技公司 ModernMeadow 完成 1000 万美元的 A 股首轮融资,用于该公司培植研发 3D 打印人造皮技术。如今所谓 “3D 打印” 的人造牛皮,并不是从普通打印机跑出来的,该技术能 “无中生有” 地造动物皮,“造皮术” 已经比较成熟,很快将进行产业化。

图 6 3D 打印真皮包
这项技术原理来源于克隆技术与 3D 打印技术的融合。科学家首先通过一个简单的无痛过程,从牛、羊等动物身上取下几个细胞,然后在细胞培养基中将细胞分离和复制,使得细胞从几百万个细胞变成几十亿个。将细胞和胶原蛋白延展铺开成片状,再将薄片一层层叠放, 最后,通过一次短暂、无化学成分的加工,就可以做出安全性可靠的皮革(见图 2)。目前这项技术完成实验室过程,下一步将走向中试与进一步产业化。
三、国内生态超纤维和功能皮革材料的研究现状
我国自 1979 年引进第 1 条日本藕状革超纤生产线后,经过近 16 年的消化吸收,1998 年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2001 年才得以工业化。超纤皮革做为替代真皮的最佳材料,在国内市场经过了快速发展期:2003-2004 年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超纤投资潮,新增企业近 8 家;随着真皮整治加强,以及超纤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2010-2011 年又形成了超纤的第 2 波投资潮,新增企业近 10 家;截至 2014 年年中,超纤皮革产能已经从 2001 年最初的年产 200 万 m2 扩展到 1 亿万 m2,15 年增长了 50 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00% 以上。可见超纤皮革是朝阳产品,未来发展依然值得期待,目前仍以 2 位数的增长速度递增。
然而,由于技术的成熟以及新厂家的加入,新老工厂没有更好地进行深入研发,绝大部分工厂都在做低水平的重复扩张,使产品毛利率急剧下降。尤其有几家超纤企业上市后,动辄开足生产线扩大产能,更加剧了竞争态势,使得超纤产品毛利率从最初的 60% 降低到目前的 10%~15%。这些上市后的企业没有进行大量的新品研发,只注重短期效益的低水平扩张,导致了工厂销售量大幅的增加、企业利润反而下降的不好局面。2014 年初,各公司发现了这一弊端,也正在逐渐开始进行新品种研发,尤其以仿真皮作为研发的主要方向,因为超纤皮革的发展就是以替代真皮为最终目的。
近年来,科研院所和大学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超纤功能性皮革的研发,陕西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四川大学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随着国外进行 3D 打印真皮试验的成功,国内在近期内也会加快这方面的研究,目前 3D 超纤制造座椅已经产业化。生态超纤皮革的应用也已经逐步展开,在沙发家具及汽车内饰后市场等方面也非常成熟,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尤其水性生态超纤材料、无溶剂超纤材料已经通过中试验证,工业化生产指日可待。
在蛋白皮的研发原理上,国内多采用在基材、面层或综合添加蛋白质成分的方法,还有采用与真皮蛋白纤维混合针刺、水刺或机织复合加入等多种工艺方法。未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蛋白皮定能更进一步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收紧,真皮的生产成本会逐渐增加,不具备环保条件的工厂会相继关停并转,而生态超纤皮的的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打开。尤其是蛋白皮、3D 打印皮、3D 生态超纤皮革、纳米皮革的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人们健康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真皮饰品将逐渐被完全替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