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获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集体嘉奖,是全省唯一入围集体嘉奖的高校。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以下简称材料学部)自成立以来,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学校工作要求,以“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指引,全力夯实学校“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基石,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全力服务区域经济,持续助力高新行业技术升级 材料学部磁性材料研究团队几十年如一日,支撑企业材料产品的更新换代,“用铁砂制备永磁铁氧体”项目获国家星火二等奖。近年来钙稀土永磁铁氧体方面的核心专利支持了我国磁性材料行业的自主创新,项目产品在安徽成功产业化,承接企业3年累计新增利润2272万元,税收1390万元,创汇4956万美元,助力该企业在A股上市。磁性材料产业化研发还推动了产值达数亿元的万磁电子、中磁高科和宝钢梅磁等省内外企业的核心技术进步,相关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材料学部水性聚氨酯材料团队攻克水性合成革水性微泡层的制备工艺难关,在国际上首家实现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绿色工艺生产,并大规模工业化推广,建成10万吨/年水性合成革树脂生产线,每年减少40万吨有毒挥发性有机物释放,助力千亿产值合成革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扶持江浙等地20余家企业水性化改造,实现经济价值数十亿元,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首期投入5000万元,共建“安徽大学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校企联合实验室”,发展零碳负碳产业化工艺技术,建设百吨级别的二氧化碳绿色转化示范生产线,积极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据悉,材料学部打破了学院和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了相关院系和平台的资源整合,提高了内部管理效率,有效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跃升。通过打造大平台、做实大团队、承担大项目,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跨学院组建21个科研攻关团队,建立“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创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科学研究组织形式,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对接转变,从面向一般问题向面向重大战略问题转变,从个体发展向创新团队组织化转变,从量的增长向质、量联动并升转变,从传统学科向学科新增长点转变。 |
手机版|人造革合成革圈内人士聚集地 ( 沪ICP备09006060号-7 )
GMT+8, 2025-5-13 06: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