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皮革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涉及福鼎、霞浦合成革等相关行业!宁德市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 ...

2023-10-13 16:05| 发布者: air| 查看: 629| 评论: 0

摘要: 宁德市生态环境局等七部门日前印发《宁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控制等措施,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 ...
       宁德市生态环境局等七部门日前印发《宁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控制等措施,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该方案总体要求: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格局基本形成,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示范,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逐渐成熟,有力推动碳达峰目标实现。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具体摘录如下:
       一、加强源头防控,优化绿色发展整体格局
       (一)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二)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新改扩建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严格落实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产业和区域规划、环评审批、取水许可审批、节能审查以及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高耗能项目能耗准入标准,能耗、物耗、水耗要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推动火电、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建材产业新型化发展。持续加强产业集群环境治理,明确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高起点设定项目准入类别,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转型。
       (三)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开展小水电绿色改造,高效安全发展核电,推进宁德核电5-6号机组、霞浦核电示范快堆、华能霞浦核电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海上风电产业,引进国内风电装备研发制造领军企业,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链建设风电产业基地,支持国有企业参与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场;开展小水电绿色改造,禁止新(扩)建以发电为主的水电站项目。重点削减散煤等非电用煤,严禁在国家政策允许的领域以外新(扩)建燃煤自备电厂。以交通、工业、农业、建筑、餐饮、旅游等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电能替代。鼓励新改扩建工业炉窑采用清洁低碳能源以及工厂余热、电力热力等替代或污染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优先保障居民用气,有序推进工业燃煤和农业用煤天然气替代。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5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78%。
       (四)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二、突出重点领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一)推进工业领域协同增效。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持续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导四大主导产业及龙头企业创建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鼓励福安经济开发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绿色园区。加快工业领域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全流程绿色发展。推进工业节能和能效水平提升,到2025年,钢铁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落实钢铁行业去产能要求,逐步减少热轧企业数量。有序引导钢铁行业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积极探索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到2030年,短流程炼钢占比保持在55%以上。推动冶炼副产能源资源与建材、化工行业深度耦合发展。鼓励重点行业企业探索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开展协同创新示范。推动煤电、钢铁等行业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工程。
       (二)推进交通领域协同增效。
       (三)推进城乡建设领域协同增效。
       (四)推进农业领域协同增效。
       (五)推进林业领域协同增效。
       三、优化环境治理,提升多要素协同控制水平
       (一)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控制。优化治理路径,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协同减排力度。一体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探索开展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试点。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加强对钢铁、火电、铸造等重点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推动实施以宁德市中心城区和福安市电机、船舶等行业,福鼎、霞浦合成革等相关行业为重点的涉挥发性有机物,提标改造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确保实现达标排放。深入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力争2025年底前全市钢铁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根据能源消费结构、经济承受能力等实施分类管理,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推进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二氧化碳排放协同治理。
       (二)推进水环境治理领域协同控制。
       (三)推进海洋环境治理协同控制。
       (四)推进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协同控制。
       (五)推进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协同控制。强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推动尾矿、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资源利用或替代建材生产原料,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存量大宗固废有序减少。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废弃物回收利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统筹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废弃物等固体废物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因地制宜创建一批“无废细胞”项目,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减少有机垃圾填埋,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恶臭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加强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和利用。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禁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添汞产品的非法生产,从源头减少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固体废物产生。(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住建局、城市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注重模式创新,共建共享清洁美丽宁德
       (一)开展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二)开展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试点。鼓励各类园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和污染物、碳排放水平,积极探索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促进园区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焚烧设施,提升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以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为主体,加快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能源梯级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园区。
       (三)开展企业减污降碳示范行动。通过政策激励、提升标准、鼓励先进等手段,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减污降碳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和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加大对龙头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聚焦绿色技术创新研发,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鼓励企业采取工艺改进、能源替代、节能提效、综合治理等措施,实现生产过程中气、水和固体废物等多种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大幅减排,显著提升环境治理绩效,实现污染物和碳排放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十四五”期间推动一批企业开展减污降碳行动,支持企业进一步探索深度减污降碳路径,打造一批“双近零”排放标杆企业。
       五、强化支撑保障,完善减污降碳制度体系
       六、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减污降碳落实落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手机版|人造革合成革圈内人士聚集地 ( 沪ICP备09006060号-7 )

GMT+8, 2025-5-12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