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大营镇工业园区内硕豪毛皮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为订单服装做最后的修整。“我们公司主打精美、飘逸的设计风格,主要是以皮草和时装编织为主,产品比较新颖,主要出口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产品供不应求,现在公司全部是订单生产。”企业负责人孟祥泽话语间难掩喜悦。 枣强县毛皮产业集群、复合材料产业集群,被列入河北省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衡水市“9+5”特色产业集群。枣强县坚持走创新引领、科技支撑、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促进毛皮、复材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力争今年全县毛皮产业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2025年力争突破300亿元;复材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0亿元,2025年争取达到200亿元。 主动应变求变 提升“含金量” 作为全国最大的裘皮服装出口基地,枣强县拥有加工企业1.8万家,可年加工各类裘皮服装400多万件,畅销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企业开发设计出一个好款式,大量商家就会快速跟进,第三天市场上就全都是,造成我们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品牌影响力。”大营毛皮行业协会副会长马红刚说。户户开作坊,家家搞经营。长期以来,毛皮产业发展成分散状态,企业创新理念不强,跟风生产同质化严重。尤其是受到产业下行、出口受阻、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毛皮产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在这个关键时期,枣强县通过延链补链强基础,构建起了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了整个毛皮产业的转型升级。 枣强县把“轻奢服装、高端定制”作为对接时尚前沿的主攻方向,通过引进项目、提升技艺、树立品牌等方式为毛皮业发展创造新契机。他们设立新型企业扶持基金,调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推动毛皮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位于枣强县大营镇工业园区的兴宏裘皮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制板、钉皮、车缝、定型、修样……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我们自己的设计团队设计的新款式,采用了‘皮毛+时装’的组合形式,一面是皮草,一面是时装版型,中间有扣子可拆卸,两面都可穿,款式新颖,又兼具时尚品位,特别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订单猛增。”公司总经理魏占福拿起一件衣服介绍道。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俄罗斯。受疫情影响,出口受阻。“穷则变,变则通。”面临经营压力,魏占福想到了“变”和“创新”。于是,他加大了研发力度,提升设计研发水平,瞄准高端需求,主打国内市场,重点打造品牌。 “在研发创新上,已经投入了100多万元,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截至目前,已经开发设计30多种新产品。”说起下一步,魏占福信心满满:“产品受欢迎,业务量增加,准备上一条西装流水线,主做‘皮毛+时装’。同时,引进人才,增强研发团队的力量,在产品设计、工艺制作上加大研发力度。” 加快转型升级。枣强县抓住裘皮服装服饰、复合材料产业列为全省107个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集群为契机,以打造国际裘皮时尚服装服饰产业基地、全国新型复合材料与装备制造创新基地为目标,大力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加快形成三大传统产业链清单,强化“链长制”作用,找准产业上下游,绘制主导产业链全景图、上下游企业分布图、配套企业分布图、相关企业联络图等,积极融入上下游企业共同体。 |
手机版|人造革合成革圈内人士聚集地 ( 沪ICP备09006060号-7 )
GMT+8, 2025-7-2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